——省特檢協會、省質量協會、省標準化協會三方合作備忘錄簽字儀式隆重舉行
近日,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協會、四川省質量協會、四川省標準化協會共聚成都龍泉簽訂了《合作備忘錄》,這標志著三方協會正式建立友好合作單位關系,達成了在我省“質量強省”戰略部署中,充分發揮質量對標、質量提升、特種設備質量安全、科研交流和創新工作實施發展共贏戰略,達到協會三方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目的。省特檢協會理事長韓儒理,省質量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召貴,省標準化協會理事長雷動楚,省特檢協會副理事長李德祥,省質量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方清,省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張應杰出席儀式。省特檢協會秘書長邱榮先、省質量協會副會長高江明、省標準化協會秘書長馬纓代表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。省特檢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單位省特檢院院長蔣青主持簽字儀式。
隨著國家“十三五”規劃的深入實施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,為認真貫徹四川省委、省政府“質量強省”的戰略部署,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,以創新驅動、轉型發展為動力源泉,經三方協會友好協商,同意建立緊密聯系工作機制。三方將堅持以加強合作、相互支持、優勢互補、互利共贏、共同發展的原則,結合行業協會組織、專家、技術、平臺、專業等優勢和行業特點,充分發揮各自優勢,為企業、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建設“質量強省”做出積極貢獻。
省特檢協會理事長 韓儒理
韓儒理對三方合作備忘錄順利簽訂表示熱列祝賀,他指出,省特檢協會、省質量協會、省標準化協會認真貫徹四川省委、省政府“質量強省”的戰略部署,緊緊圍繞標準引導、質量先行和特種設備安全,立足職能職責積極開展服務工作,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。此次簽訂合作備忘錄的方向、方法很好,是適應經濟發展,適應體制改革,適應當前國家政策,適應國務院提出的簡政放權的大趨勢。他要求省特檢協會要與質協、標協一道,緊緊圍繞全省特種設備、產品質量和標準化工作,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,通過發揮好各自的特色優勢在科研交流、培訓、宣傳等方面的作用,努力提升全省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工作。同時,他對此次備忘錄簽訂提出了三點建議。一是三方協會要按照《合作備忘錄》,結合質量、特種設備安全、標準化工作特點,加快推進合作交流。二是三方協會要以為經濟發展服務、為企業服務,為政府服務中心,創新思路,緊密合作,為下一步深化改革發展奠定基礎。三是三方要加強具體工作的溝通、協調,不斷完善聯系機制,確保合作工作落實落地。努力推動合作工作實現良好開端起步,為經濟發展、保障安全、服務民生發揮重要作用。
省質量協會常務副會長 羅召貴
羅召貴表示,省特檢協會為本次合作備忘錄的簽訂做了大量前期工作,合作備忘錄的簽訂是三方“互利共贏、共同發展”的一件大事,可喜可賀。同時,他深刻分析了“合作”的重要內涵和意義。他指出,簽署合作備忘錄,關鍵就是“合作”,重在“合作”。“合”即為整合資源、合作共贏。省特檢協會、省質量協會、省標準化協會都是在省質監局主管下,開展工作都是為了服務質量發展,各個協會的側重點不同,要通過積極加強工作、業務、管理、信息等等多方面合作。省質量協會將不斷強化在“質量培訓、質量品牌建設、質量安全宣傳與省特檢協會和標準化協會合作,共同提升服務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。“作”,即“有所作為”。他希望在實際工作中,三個協會要緊貼行業、企業、社會需求,運用質量、科研、標準化手段在服務經濟、服務社會、服務企業發展上有所作為,起到新的更大的助推作用。
省標準化協會理事長 雷動楚
雷動楚代表標協對合作備忘錄簽訂表示衷心祝賀,同時對省特檢協會精心組織、認真籌備此次備忘錄,為行業協會真心辦好事、辦實事、辦難事表示感謝。他表示,協會合作備忘錄的簽訂在四川應是獨樹一家,乃至全國都也不多,是個首創。這種合作模式是一種探索、一種創新,一種改革,更是一種引領。一是為協會搭建了四個平臺。為交流搭建了平臺;為協會合作搭建了平臺;為協會發展搭建了平臺;為協會共贏搭建了平臺。二是體現了四新。體現了協會自我生存的一個新思路,體現了協會自我管理的新模式,體現了協會自我規范的一個新舉措,體現了協會自我發展的一個新引領。三是實現了四個有利于。有利于協會信息的提供,有利于相互之間工作的協調,有利于協會秩序和利益的維護,有利于協會自身的創新、改革、發展、自律和建言。他希望在下一步,通過充分發揮標準研制、標準資源服務質量發展和特種設備安全工作,把“合作”“做活”,把“合”做“新”,把合”做“大”,把合”做“強”。
省質協副會長周方清
省特檢院院長蔣青主持簽字儀式 省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張應杰
周方清宣讀合作備忘錄,張應杰介紹領導和相關人員。
省特檢院黨委委員孫宇藝,省特檢協會副秘書長王光明、會員管理部部長黃雪梅;省質量協會財務總監楊家翔、辦公室許凱林;省標準化協會財務主管何敏、辦公室負責人蔣菁菁、辦公室人員馮秋梅、羅堯周;省特檢協會秘書處相關工作人員參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