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西南油氣田公司安全環保與技術監督研究院的委托,四川省特檢院石化裝置檢驗事業部對西南油氣田蜀南氣礦多臺超20年運行的壓力容器開展下封頭內腐蝕檢測。這類容器的腐蝕類缺陷大多因為裙座或是其它結構限制,在常規的檢驗中無法進行有效的檢測,如果發現不及時,容易引發安全事故。因此,四川省特檢院石化裝置檢驗事業部采用針對性的檢測技術(高頻導波、相控陣超聲檢測)對裙座式分離器的下封頭進行內腐蝕檢測,對腐缺陷的大小、分布尺寸和嚴重程度進行確定。通過全面系統地檢測,提前發現缺陷,并依據缺陷評價結果進行針對性修復,做到防患事故于未然,保障企業的財產安全和員工的人身安全。
蜀南氣礦下設八個采氣作業區、兩個天然氣凈化廠等單位,主要以天然氣勘探、開發和銷售為主營業務,勘探開發和生產作業范圍在瀘州、自貢、宜賓、內江、樂山及重慶市境內,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,年產天然氣15億立方米左右,承擔向云、貴、川、渝四省市近200個大中小型企業和數百萬戶居民的供氣任務。
經過前期充分準備,石化裝置檢驗事業部開啟了西南油氣田蜀南氣礦的檢驗工作。九月的四川雖已過了高溫酷暑,但是卻迎來了連綿的陰雨天氣。為了保證檢驗工作能夠按時按質完成,檢驗人員不得不在雨天繼續檢驗工作。由于檢驗設備不具備防水功能,檢驗人員只有用傘為檢驗儀器遮擋雨水。在現場不到五分鐘檢驗人員就全身濕透,一天都穿著濕漉漉的工作服進行檢驗,但即使是這樣也絲毫沒有影響檢驗工作的質量和進度。由于此次檢驗僅是對使用年限較長的壓力容器進行檢驗,因此很多站場都相距很遠,且多偏僻,需要提前規劃好大致的路線,再一邊行走一邊向當地的住戶打聽才能找到地方。有些地方公路無法通行,檢驗人員還需要提著沉重的設備步行較遠的路才能進入檢驗場地。
經過兩周的持續檢驗,已經完成了五個作業區共計61臺的檢驗工作量,經過現場檢測并分析,發現多臺壓力容器下封頭有不同程度的腐蝕。后期,檢驗人員會繼續保證檢驗進度和質量,發揮四川特檢人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的優良作風,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保障。